最新动态

  • 张荣院士对话青年:在半导体赛道上跑出“中国速度”

  • 报名简章 | AI时代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

  • 校党委书记、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张荣院士主讲《神奇的第三代半导体》

校院新闻

电子文化节系列活动 | 研究生学术海报展顺利举办

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浏览:

 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敢思善学的学术氛围,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电子学院重磅推出首届电子文化节,串联开展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打造集学术性、互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盛宴。5月20日,电子文化节系列活动——研究生学术海报展顺利举行。参展学生围绕人工智能芯片、量子通信、柔性电子等前沿方向开展主题报告,吸引学院百余名师生到场参与,活动现场氛围热烈。

   5月20日上午,活动在翔安校区文宣楼院史文化长廊正式拉开帷幕。学院副院长李澄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海报展的评审体系。李澄鼓励同学们以逻辑性思维梳理科研脉络、阐释技术原理,在学术对话中保持开放性思维,全方位展现新时代芯青年"顶天立地"的时代风采。

   本次学术海报展项目涵盖芯片设计与制造、微纳加工与器件、半导体材料与物理、光电子技术与应用、信息处理与通信等多个前沿领域。参展硕博研究生们精心制作的海报格式规范、内容清晰,充分展示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海报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表、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和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地向观展师生介绍自己的科研进展,并针对评委的提问进行答疑。评审教师团队由各系教师代表组成,他们从海报设计、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规范等多个维度对参展作品进行现场打分,评选出优秀海报。

   颁奖典礼在文宣楼A401报告厅举行,由韩海雄老师主持。

   学院院长陈忠对参展研究生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对导师们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学院学术海报展的发展历程,并强调研究生学术成果海报展是拓展研究生科研视野、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学院双一流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赢在AI+》全国高校力量组第一获奖团队代表陈凯彬作为特邀嘉宾,展现了他们出色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维,分享了他们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全新的启发和思考。

   获奖学生依次上台领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获奖学生代表江思洁在颁奖典礼上发言,分享了她的科研心得和参与海报展的收获。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在初夏的微风中,为此次研究生学术海报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获奖名单

·

一等奖(4人)

·

博士生:江思洁,王汉捷

硕士生:朱丽婷,李大洋

·

二等奖(6人)

·

博士生:赖寿强,张添齐,魏文杰

硕士生:钟鸿坤,辛姗姗,辜为栋

·

三等奖(8人)

·

博士生:周  庆,余凯,王莉娜

崔银苹,刘士巍

硕士生:何文杰,郭嘉聪,闫琳

·

优胜奖(8人)

·

博士生:林  苡,吴秋月,谢童彤

卢丽华,朱庆骐

硕士生:胡泽雄,李子豪,卢致成


学术海报作品展示

    厦门大学校友会电子分会理事长李希龙,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院长陈忠,学院副院长李澄,党委副书记林蕊、韩海雄,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主任、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于大全,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卜轶坤,电子科学系副主任廖新勤,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副主任李鑫等教师到场指导。

    自2022年学院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首次举办研究生学术成果海报展以来,活动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2025年,学院整合全院力量,将其纳入首届电子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提升为学院层面的研究生学术成果海报展。在各系(平台)教师的支持下,共收到了60份参展海报。

    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师生联合党支部、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特别鸣谢卜轶坤、黄文财、蔡聪波、林雁勤、李澄、李晶、陈强、刘娜(按评审顺序排序)等教师对本次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



 



 | 张巧 林燕红

 | 方未艾 吴一 严雅雯



上一篇:首届电子文化节圆满收官: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引领未来 下一篇:支部风采 |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举办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成果海报展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