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介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举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与落地培训班,旨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医共体在资源整合、服务衔接、管理弥合、机制构建等方面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将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等方面的共同体建设将逐步由虚向实、落地成型,并走向精细化和规范化,成为分级诊疗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医药、医保、医疗改革联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共体建设必将加快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人们在县域内就能实现一般病、常见病的诊疗,不断增强县域内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题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医学发展与大健康观、卫生观的变化
中国城镇医疗救助的目标定位与覆盖水平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健康服务业发展
推进医疗服务供给公平,缩小城乡健康差异
城乡医保并轨,增强全民医疗服务“获得感”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历史变迁及展望
落实分级诊疗,加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
县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改新形势下县级医院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研究
医保支付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
DRGs支付方式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
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公共卫生治理
“互联网+医疗”服务,打通乡村就医最后一公里
乡村医生工资收入分配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