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介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举办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训班,旨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中国是个广域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地区差异化明显的大国,所以针对处在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进行差异化的区域协调政策。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专题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用地开发与利用
新时代如何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协调区域发展战略与重点地区发展
“一带一路”经济驱动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建设与思考——以省会经济圈视角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跨行政区边界合作研究与建议
创新驱动的产业—技术演进,转型升级的区域—城市探索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浙江省实践为例
统筹推荐“四大建设”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浙江样板
对质疑的质疑,新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雄安新区发展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开放
全球社会与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与城市建设冶理策略
深度城镇化——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若干策略
都市圈时代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与路径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与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企业招商策略
美好生活与碳中和——试论城镇化“下半场”的途径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产业发展转型与空间规划的新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成渝经济圈发展的启示
以“西部陆海通道”为重点,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
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产业转移升级路径选择及趋势
跨区域联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以“一核两翼”协同为重点,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