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院举办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园宣讲会及教师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国建设,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4月15日,学院举办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园宣讲会及教师交流会


01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园宣讲会


         本次宣讲会邀请评审专家和命题企业共同入校,为参赛人员解读竞赛赛题赛制,辅导备赛参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委会专家庄建军、程知群,算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业务总经理曾昱皓,优利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许晓明,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许伟伟,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忠,信息学院教授程恩,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海雄,学院各系的教师代表及参赛学生百余人参加。会议由韩海雄主持。

许伟伟作开幕式致辞。他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支撑,研究生教育既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更是高校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厦门大学在往届的研电赛中屡创佳绩,连续六年蝉联优秀组织单位,期待参赛学子以创新思维彰显学术实力,以卓越表现展现厦大风采。


        程知群教授系统性地介绍了赛事内涵,着重强调研电赛的三大核心特征:行业影响力深远、学术含金量显著、培养周期完整,并从专家评审的角度向大家深度解读竞赛规程、技术趋势及作品要求等竞赛重要信息,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宝贵建议。


         两位企业专家从各自公司命题出发,分别就本届命题要求进行专项解读。重点解析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技术要点。企业代表强调将构建"培训-实践-孵化"三维支持体系,通过赛事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建立常态化人才选拔机制,鼓励参赛团队优先选择企业命题赛道,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往届选手李东芳干货满满地与大家分享备赛经验与心得,从前期准备,团队组建、选题策略、材料准备、PPT的结构安排等方面作了详尽介绍


         庄建军教授从评审视角强调,参赛者选题时应该重点关注当今热点问题,聚焦学科前沿技术,同时要注意设计的应用问题,成果价值评估应紧扣实际应用锚点,做到硬件架构与软件算法的协同优化。汇报要讲好故事,切中要点,要多与评委互动,做到同频共振,建议预先做好问题库,有备无患。


         陈忠对我校近年的研电赛参赛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研电赛是我校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得一等奖最多的学科竞赛。厦门大学作为本次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的主办方,将竭尽全力保障赛事高质量举办。电子学院将协同各部门,全方位调配优势资源,精心做好赛事组织与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提升参赛师生与评审专家的竞赛体验。最后,他号召广大师生踊跃报名参赛,鼓励大家积极克服各项困难、提高效率、抓住机遇、积极提升参赛作品质量。

02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教师交流会


凝智聚力谋发展 师生共话谱新篇

         4月15日下午,教师交流会在南存钿楼电子人之家举行,韩海雄作开场发言。程知群、庄建军、程树英、程恩等专家与8支参赛团队围坐交流,通过“项目路演+专家问诊”的互动形式,针对作品创新性、技术实现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为每个项目精准把脉、开具优化"处方"。现场采用围桌对话形式,在轻松务实的氛围中完成了技术指导和经验分享。



精准把脉明方向 多维打磨促提升

        交流会上,参赛团队通过模拟路演、数据推演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涵盖RGB全彩偏振模组、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眼动交互系统等前沿技术。与会专家从技术原创性、应用落地性、答辩表现力三大维度提出优化建议,重点强调“既要突破技术天花板,也要筑牢展示基本功”。自由讨论环节,师生聚焦往届获奖案例进行拆解,针对评审规则变化趋势展开预判,在问答交锋中梳理出“差异化创新点提炼”“可视化逻辑强化”等实战策略,为项目竞争力升级明晰路径。


         此次交流会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备赛经验指导,助力竞赛筹备工作稳步推进。电子学院将进一步梳理往届优秀项目的成长路径,通过经验分享会、共性技术解析等常态化活动,为团队优化作品提供参考坐标。各参赛队伍表示,将结合专家建议,在技术方案完善、创新亮点凝练、答辩逻辑构建等环节持续发力,扎实走好备赛每一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作品,为后续赛事突围夯实基础,力争在本年度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展现芯青年风采。

文丨罗柯  傅艺俊

图丨崔杰  张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