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秋往,四年笃学
砥身砺行,日知月进
六月花开时 别情两依依
又是一年毕业季
学院芯青年们即将怀揣理想
踏上人生新征程
学院特推出优秀毕业生风采展
让我们走近榜样
聆听他们的电子故事
四年两次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曾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
获评厦门大学优秀院学生会主席
现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
班级团支部书记
跨专业保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他是2021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朱辰璠

无用之用,自成光华
庄子有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句话在朱辰璠的成长轨迹中得到了印证。从初中起,他便注重多元发展,通过各种方式锤炼自己的综合素养——学生工作、主持、演讲、唱歌逐渐成为他的闪光点。这些“软实力”不仅点亮了他的校园生活,更让他的大学时光绽放出独特的色彩。
大一刚入学,朱辰璠便加入了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翔安校区分团主持队,从此与舞台结缘。他先后主持了厦门大学2021汉语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决赛暨汉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大赛颁奖仪式、“身边的好同学”翔安校区第八届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2022“青春之夜”跨年晚会等多项校级活动。每一次聚光灯下的从容,每一句掷地有声的串词,不仅磨砺了他的主持功底,更让他深刻理解了活动策划的匠心。这些经历如同一颗种子,为他日后在学生工作中服务同学、奉献学院埋下了能力与热忱的根基。

▲ 朱辰璠主持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成长感悟分享会
本科期间,朱辰璠的身影活跃在服务学院的各个角落:从科创部成员到班级团支部书记,从学生会执行主席到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他始终以行动诠释责任,在党建带团建、发展党员、服务师生等过程中发光发热。校运会的百米赛道旁,他擂鼓助威的呐喊点燃赛场激情;迎新注册点内,他细致协调的身影保障流程顺畅。担任执行主席期间,他与搭档余婧阳默契协作,以高效的分工合作确保每项任务圆满完成,最终助力学院斩获“厦门大学2023-2024学年优秀院(直属系)学生会”的荣誉,本人获得“厦门大学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会主席”。

▲ 朱辰璠参加学院2024级本科生迎新注册活动
更为珍贵的是,在一次次活动的开展中,朱辰璠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却因同样的热忱相聚厦园,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初心如炬,跨界求索
2021年9月,初入厦园的朱辰璠作为新生代表站在学院开学典礼的讲台上,那一刻,他许下承诺:要始终保持向善、向上的姿态,勇敢拥抱每一个可能。这份初心,成为了他后来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力量。

▲ 朱辰璠在学院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大一下学期,怀着对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好奇,朱辰璠参加了经济学辅修项目。当《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被娓娓道来时,他豁然开朗——原来每个选择背后都暗藏着代价与收获。这一洞见让他大学期间的多数决策都更加清醒而坚定。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在辅修学位论文选题时邂逅的古语,成为朱辰璠行动的风向标。无论是保研路上的抉择,还是学生工作中的挑战,他都以此自勉:不囿于现状,不惧改变,在一次次突破舒适圈的过程中,尝试发现更强大的自己。
电子信息工程与经济学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的碰撞带来的是双倍的压力与双倍的收获。工作日的主修与周末的辅修几乎填满他的时间表,但正是在这样的张力中,他学会了与压力共处,在差异中寻找共通,最终在两个专业方向都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段经历锻造的韧性,成为他迎接研究生阶段更艰巨挑战的宝贵财富。
饮水思源,知行合一
在大一暑假期间,朱辰璠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八闽之芯”暑期科技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红色课程负责人和分队队长前往龙涓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11人的实践队伍在一次次备课和总结中不断磨合,圆满地完成了夏令营各项课程的开展,获得广泛好评。在大二、大三年级各门思政课程中,他们也多次组建课程实践小组,每次都能高质量地完成实践项目。

▲ 朱辰璠在龙涓中学开展“八闽之芯”暑期科技夏令营
大二下学期,朱辰璠被选为负责人,组建学院队伍参与“看万山红遍:厦大青年学习展演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团日活动。面对陌生的舞台剧领域,他一度手足无措。幸运的是,担任过《长汀往事》话剧演职人员的同窗们伸出了援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表演队伍在“课表爆炸”的大二下学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排练,并在最终活动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 朱辰璠带领学院队伍参加“看万山红遍:厦大青年学习展演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团日活动获二等奖
独行快,众行远。“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才让我的步伐更加稳健。”朱辰璠始终铭记,每一份荣誉背后都凝聚着良师益友的关切。他也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院建设发展,在服务中传递这份温暖,让集体成长的薪火生生不息。
2024年9月,朱辰璠顺利推免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项目科创金融方向。
六月的熏风吹过凤凰木的枝桠,那些在学武楼通宵撰写的报告,在新工科大楼实验室中邂逅的思想灵光,在文宣楼机房电脑前迸发的智慧星火,此刻都沉淀为眼底的从容。毕业不是知识的终点站,而是将哲人长廊的智慧、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化作走向远方的行囊。

祝愿所有奔波在奋斗路上的芯青年们:
相信相信的力量,立足当下,无惧未来;
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悦纳自己、实现自己。
——朱辰璠
图文丨朱辰璠
排版丨严雅雯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