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高校科教资源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优质科教资源向中学延伸,电磁声学研究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科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党员骨干走进厦门实验中学,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筑梦育新人”为主题开展“党建+科普”共建活动。


座谈交流:高校-中学协同
探索“党建+科普”新模式
活动伊始,党支部一行受邀参加座谈会,厦门实验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邵水平,副校长邹标、唐兴华参加座谈会。会上,邵水平对党支部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规划部署,充分肯定了高校的科教资源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电磁声学研究院师生联合党支部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党支部书记、电磁声学研究院院长朱锦锋教授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我们既要做好科研攻关,更要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共建活动,我们要把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带给中学生,在他们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他介绍了支部特色品牌建设情况,并分享了党建引领科技育人的实践经验。

领略科技前沿
探索“芯世界”
在科普讲座环节,教师党员们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朱锦锋以《芯片科技与强国使命》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芯片的前沿突破,并结合我院在医疗芯片、健康智能监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带领同学们穿梭于科技发展的脉络,深入浅出地展现了 “芯科技”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电磁声学研究院副教授宋争勇带来《电磁超构表面的奇妙世界》主题分享。他从基础概念切入,层层剖析电磁超构材料的核心工作机制与技术优势,并以电磁隐身衣、智能天线阵列等经典案例引发学生热烈兴趣,突出我国在电磁波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他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这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自主创新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党员们立足自身研究方向,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人工智能芯片、电磁超构材料等核心技术,融合生活场景、真实案例与前沿探索。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宣讲,既传递专业知识,又彰显党员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学生推开科技世界新大门,展现电子科学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更让在场学生感受到科技报国的力量。


“芯”火相传
博硕携手点亮科研之路
在“逐梦青年”分享环节,党支部学生代表、研究院博士生陈凯彬与硕士生金蓉婷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高一同学们讲述了从青涩学子到科研新星的蜕变历程。他们从专业选择、科研路径、竞赛经验等角度出发,给予同学们贴近现实的生涯规划建议,也分享了如何在青春年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与方向,激励同学们以奋斗之姿追逐梦想,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本次活动既是增强中学生对电子学科的认知,搭建高校与中学科创教育桥梁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高校党组织服务青少年、探索“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创新尝试。下一步,电磁声学研究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党建+科普”品牌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科普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推动形成“高校+中学”协同育人良好局面,为科技强国培养“芯”生力贡献力量。

部分图文转载自 厦门实验中学 微信公众号
文丨陈凯彬
图丨周庆
排版丨林邵杰
审核丨闵舒媛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