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优秀
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于7月11日圆满结束。
本届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150余名优秀学子参与,覆盖集成电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工程等多个学科方向。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营员们深入了解了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发展现状以及电子学科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参与了导师课题组的科研实践活动。

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包含开营仪式、名师讲座、实地参观及师生深度交流等环节。
· 展望未来:开营仪式 ·
7月8日上午,开营仪式在翔安校区文宣楼A401报告厅举行。学院副院长李澄教授主持仪式并致欢迎辞,他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优势学科方向及人才培养计划,期待与更多优秀学子共同探索电子学科科研征程。随后,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卜轶坤教授、电子科学系副主任廖新勤副教授、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副主任李鑫教授、电磁声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淼教授、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研究生招生负责人张贻雄教授分别就各自单位的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成果展开详细介绍,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 启迪智慧:名师讲座 ·
7月8日下午,名师讲座环节在文宣楼A401报告厅举行。由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主任于大全教授主持,来自学院五个招生单位的专家学者为营员们带来了前沿的学术分享与深刻的行业剖析: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胡学佳作《声波的力量》专题报告;电子科学系副教授郑将辉分享《我的科研之路:太阳能电池研究实践分享》;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教授吕杭炳作《存储器技术发展趋势与潜在研究方向》学术报告;电磁声学研究院院长朱锦锋教授以《微纳传感、智创未来——我和同学们的成长之路》为题分享团队科研经验;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主任于大全教授(代表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导师)作《异质异构先进封装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汇报》专题汇报。讲座内容信息丰富、视角独特,营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五场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与思考,现场气氛热烈。






沉浸体验:实地参观与科研实践
7月9日上午,营员们参观了学院院史文化长廊、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党建+科普”驿站,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电子学科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学院的发展现状。7月9日至11日,营员们分组深入各课题组进行科研实践,与导师、在读研究生进行深度交流,亲身体验科研氛围,了解具体研究方向。活动后期,多个课题组组织营员进行汇报,分享其参加夏令营的感受与收获。




本次夏令营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期待全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为电子学科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文丨王清爽
图丨杨洲、许洋恺、黄申一
排版丨戴建发
审核丨闵舒媛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