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春不“躺平” 知行趁盛夏
芯青年暑期图鉴
蝉鸣织成浓密的网,将夏日的时光轻轻包裹,凤凰花的影子在阳光下舒展。暑期已经过半,朝气蓬勃的芯青年们,正用各自的脚步书写着独属的暑期故事。让我们循着夏风的轨迹,一同走进他们的假期时光~
行以致知,践行青春
01
当凤凰花染红校园的七月,我的大一时光在书页翻动间悄然落幕。这个夏天,作为厦门大学"芯联万算·黔力无限"实践队的队长,我携九位伙伴奔赴贵州六盘水海坪村,开启了一场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希望。支教之余,我们前往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访。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触摸会议桌旁的斑驳印记,聆听四渡赤水的壮烈号角,我希望能将这份“转折中的坚守”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更坚定的为更多孩子带去光亮。

@马利琴 2024级本科生
02
这个暑假,作为“光琢芯华,硅绘江南”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长,我和小伙伴们奔赴上海、无锡两地,开展了融合“访企拓岗”与“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平时总是在学校实验室埋头科研,这次实践让我能够深入企业参访,真正摸到市场需求的脉搏;同时,我们还探访了荣毅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我想我们这代年轻人,就该像荣先生那样脚踏实地、心怀家国,同时也要敢闯敢拼,在集成电路、新质生产力这些新赛道上,做个像当年中信那样的开路先锋!这一趟不光学了精神、长了见识,还遇到了一群超好的队友,是我今年夏天最美好快乐的记忆。

@江梦琪 2024级硕士生
03
这个暑假,我作为“八闽之芯”实践队的一员,前往平潭一中担任新高一弟弟妹妹们的“小老师”。 备课时才体会到,一堂有趣又有料的课有多难筹备,但每天一走进教室,看见他们灿烂的笑脸、热情的挥手,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了。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做实验、一起打闹聊天,从拘谨到熟络,再到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短短七天,却像过了一个小小的学期。能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是我这个夏天最美好的记忆。

@王俊翔 2024级本科生
04
去年九月,我报名参加了学院“芯火工程”党员先锋培训班。这个暑期,我和芯火工程学员们一起实地参观了无锡高新区展示中心。走进展馆,我被眼前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模型和多媒体互动展示所吸引。在集成电路板块设计、制造到封测,整个产业链的清晰呈现,让我真切感受到无锡高新区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所做的努力。亲眼见证无锡高新区的蓬勃发展,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是我这个夏天最难忘、最宝贵的记忆。

@姚铮睿 2024级硕士生
05
这个夏天,校友学长热情带领我们探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三研究所。展厅里先进的制导与控制系统,让我真切触摸到国防科技的力量,那份守护带来的安全感,悄然在我心中埋下科研报国的种子。作为过来人,学长为我们揭开军工院所的神秘面纱,送上了成长锦囊:拥抱校园活动,拓展人际,保持乐观;更要认清自我,锚定方向——无论是深耕技术成为专家,还是转向综合管理岗位,清晰的规划都是前行的灯塔。这次参访刷新了我对国防科研的认知,让未来的职业蓝图在心底清晰明亮起来!

@王汉捷 2024级博士生
码动芯生,竞放光芒
01
这个暑假,没有远行,却踏上了更酷的征程!我全身心投入了2025全国嵌入式大赛的备赛。从设计到调试,在电路板与代码行间摸爬滚打,体验了凌晨实验室的灯火通明,也感受了团队协作攻克难题的酣畅淋漓。用一行行代码赋予硬件生命,解决实际问题,是挑战更是成长。这个夏天,汗水与逻辑交织,拼搏与创新共舞,我用技术实践点亮了独特的假期时光!

@陈彦菲 2023级本科生
02
这个暑假,我们团队五个人一起备战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为了实现电子打铁花的绚丽效果,我从0开始学习虚幻引擎,边看B站教程边操作。队友为我提供想法,我不断完善改进硬件与软件的交互逻辑。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也逐步克服了畏难情绪。在北京,我收获了一段感动且难忘的经历。

@黄浩源 2022级本科生
03
暑假选择先留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队友一起在实验室认真准备:搜集资料、打板、焊接和调试电路等等都是家常便饭。电赛结束后回家开始暑假生活,离家半年,总是有些想念。

@孟俊 2023级本科生
04
盛夏踏上苏州这片古韵与科技交融的土地,参加创“芯”大赛,是一段难忘的旅程。白日里,我们埋头计算,反复推演;夜幕下,灯光倒映着古城的温柔,也映照着我们奋斗的身影。与来自各地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既有压力也有鼓舞。竞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智与意志的磨砺。这场盛夏的旅程,让我更加坚定了在科技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决心。

@维丽斯 2025级博士生
05
这个暑假,我全身心投入了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备赛。这次研电赛华东赛区首次在厦大举办,我们团队卯足了劲准备。赛前,在实验室里,我们反复打磨作品,优化设计,进行模拟答辩。每一次调试代码、优化电路,都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看到作品逐渐完善,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值得。

参赛过程接受厦门电视台采访
@蔡诗芮 2023级硕士
06
在这个夏天,我参加了第20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团队并肩作战,参与的是“缩微电磁组”的项目。为了更小型化的智能车模型,我们在硬件设计、电磁导航与算法调试中不断试错与优化。备赛期间加班加点、调参焊接,虽辛苦却无比充实。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团队协作与心理素质的挑战。这个夏天,我收获的不止是奖项,更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

@方智凡 2023级本科生
实习科研,实战炼金
01
这个暑期,我前往上海的中科水研公司参与实习。探索各式水文探测器的研发过程,前往水文站,利用公司研发的非侵入式多普勒水速探测器采集数据,与其他同事共同探索数据处理法,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也在实践中完成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初步蜕变。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专业领域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更教会了我如何将课本上的公式、概念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童尧 2022级本科生
02
暑假期间,我和学院同学一起在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习,我们深入参与了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工艺实践。在洁净室内,我们系统学习了光刻、刻蚀、和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近距离接触先进设备。这次暑期实习将理论知识与产业级设备操作紧密结合,使我们对半导体制造的精密度与复杂性有了切身体验。


@冯雅婷 2022级本科生
03
在上海华为终端软件部实习期间,我主要做了鸿蒙系统手机端报错日志AI分析工具的开发。从数据库日志收集整理,到分析脚本编写调试,再到技术文档归档,通过团队协作与工程实践,提升了理论水平与工程能力。实习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段经历让我带走的不仅是简历上的一行记录,更是对职场规则的认知、对专业实践的感悟,以及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我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曹思程 2022本科生
04
这个暑假,我选择在实习的同时,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天清晨,闹钟响起便需起床。匆匆解决早餐后,便投身于通勤的人潮中。地铁上,我常常利用碎片时间背诵单词。白天在公司,我跟随前辈学习实务技能,认真记录要点;晚上回到家中翻阅考研资料时,惊喜地发现不少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与理论知识高度契合。
疲惫感确实明显,有时下班归来坐在宿舍书桌前,倦意便汹涌而至。然而,看着错题本上日渐减少的红色标记,以及实习报告上领导肯定的批注,内心便充盈着踏实与成就感。

@李金阳 2022级本科生
05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喜欢实验室里心无旁骛的专注感,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文宣楼的窗户;当深夜的芙蓉湖畔,我们的电脑还亮着——这种为热爱奔赴的感觉,才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

@朱庆骐 2024级博士生
06
这个暑假,我留校参与了医学影像AI领域的科研项目,专注于磁共振智能诊断平台的开发与算法优化。通过调试深度学习模型和分析临床数据,我更深刻体会到AI技术对医疗效率的革新。科研团队反复验证结果的日夜,让我明白科研既需要严谨,也需要敢于突破的勇气。

@郑皓烨 2025级博士生
云游四方,趣野一夏
01
假期我选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见证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北岳恒山上的悬空寺,聆听那风中的诵经声,惊叹于悬崖峭壁的险峻与古人高超的建筑智慧。

@杨志伟 2023级本科生
02
第一张在神舟基地日出时分,游船靠岸,朝霞把湖面染成温柔色,定格这份静谧;
第二张是神舟基地(航拍视角)暮色里,整齐船阵像钢琴键,等你弹奏湖光旋律;
第三张朝阳无人机拍摄,城市、湖景、晚霞同框,把西湖全景装进口袋;
第四张是翠光亭暮色四合,亭中暖光映着湖水,远山如墨,氛围感拉满;
来西湖,跟着这些点位拍,把诗意全留住。




@王卓然 2024级硕士生
03
追着盛夏的风,我和朋友走进云南大理。首站巍山古城,正逢彝族火把节。彝家姑娘的银饰叮当作响,游客的笑声混着歌谣。我们手拉手跳过火堆的瞬间,“民族大团结”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掌心相贴的滚烫温度。围篝火时,木柴噼啪应和着各族心跳,那炽热早已将“团结”与“敬畏”,深深铭刻进山川的每道褶皱里。

@山景旭 2024级本科生
GO!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的热烈里藏着生长的力量,正如这些年轻的身影在假期里积蓄的能量。无论是备战比赛的全力以赴,还是实习中的脚踏实地,无论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还是社会实践里的真情付出,每一种经历都在诠释着厦大电子人的青春风采。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夏天,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与成长。
文丨方一苇
排版 | 刘镕源
指导老师 | 林燕红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