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青春实践正当时丨厦电芯火照云岭,红芯筑梦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0 浏览次数:


厦电芯火照云岭

红芯筑梦共成长


"芯火滇燃-红芯筑梦"实践队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院"芯火滇燃-红芯筑梦"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科技筑梦未来,赋能山区教育"为宗旨,于7月14日-7月23日,前往云南省大理市滇西革命老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祥华中学开展公益支教,为民族地区教育振兴注入可持续的红色基因与科技创新活力;并以"红芯"为引领,前往昆明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体悟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中坚守教育救国的铿锵;前往抗战胜利纪念堂和陆军讲武堂,探索滇西大地浸染着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滇承红脉芯燃科创


开营仪式

7月14日上午,厦门大学“芯火滇燃-红芯筑梦”科技夏令营在云南巍山祥华中学正式开营。云南巍山祥华中学主任吴建春,年级主任何丽勇,带队班主任,全体实践队员和全体营员参加仪式。仪式由实践队长山景旭主持。

开营仪式上,吴建春作开营仪式致辞。他表达了对厦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对夏令营的期许,对同学们的嘱托,以及对大家勇敢探索精神的鼓励,希望营员们可以在接下来的7天内,尽己所能,探索更丰富的科技世界,为未来奠基。实践队代表韩卓玉表示,实践队全体队员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耐心的教学态度,与大家一同参与此次科技夏令营。最后,营员代表吴彤诉说对此次科技夏令营的向往

科技蓝课:与电子技术同行

蓝色科技课堂上,智能小车项目率先点燃营员们的科技热情。实践队员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双轨教学模式,从面包板基础原理到LED灯实际应用,循序渐进地引领营员走进电子世界。随后的Arduino智能小车制作中,实践队员们带领营员们感受了从机械组装到程序编写的完整开发流程。当自主调试的小车顺利完成循迹避障任务时,成功的喜悦让每个脸庞绽放光彩。无人机项目将科技体验推向高潮。从飞行原理剖析到实操演练,无人机在教室上空划出的每道弧线,都是科技梦想的轨迹。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可感,激发了营员们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热血红课:与红色精神同辉

红歌教学课上,《如愿》与《我和我的祖国》的动人旋律在教室久久回荡。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营员们以真挚歌声为笔,将对祖国的赤子之情细细描摹。“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 主题演讲比赛中,营员们用最质朴的语言搭建起情感的桥梁。那些发自肺腑的讲述里,有对党的深深眷恋,更有新时代青少年对责任担当的铿锵诠释,字字句句都透着蓬勃的力量。党史知识竞赛则以互动竞答的形式,让红色历史从书页中走出。在紧张又欢乐的氛围里,营员们于寓教于乐间将爱党爱国的情怀深深镌刻心间。


传承红色精神


成长绿课:科普欢乐双丰收

绿色综合课堂上,实践队员精心策划了素拓活动,拉近了实践队员和营员之间的距离;班会时的安全问答,以趣味的形式,传递安全的重要性;科普课堂上,队员用生动案例拆解芯片发展历程,让营员们体悟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在此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火热举行。活动涵盖了“八人九足”考验默契与速度的竞赛,以及“高山流水”“背夹篮球”寓教于乐的趣味小游戏。运动场上,营员们紧密配合,奋勇争先,展现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现了出色的竞技风采。运动场之上,笑声与拼搏并存,欢乐氛围持续蔓延。


闭营仪式

7月20日,“芯火滇燃-红芯筑梦”科技夏令营闭营仪式在云南巍山祥华中学顺利举行。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胡凡,辅导员林燕红,巍山祥华中学德育处主任吴建春,年级主任何丽勇参加本次仪式。仪式由实践队长山景旭主持。

吴建春对夏令营的成果给予肯定,感谢实践队员的付出,寄语同学们将所学所悟融入成长,期待大家继续探索知识、追逐梦想,用科技点亮未来。胡凡表示感谢祥华中学的支持,肯定队员与营员的付出。希望这段经历可以点燃营员心中的科技之火,鼓励大家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实践队员向志尚讲述与营员们的点滴,回忆大家相处的美好时光。营员代表用真挚话语诉说实践中知识的拓展、团队的温暖。闭营仪式上,胡凡和吴建春分别为优秀营员颁发奖状。



历史寻迹精神传承


精神传承


7月21日至23日,实践队研学西南联大旧址、抗战胜利纪念堂与陆军讲武堂,在馆藏文献与实物中触摸战火岁月。

01

烽火联大


联大土坯校舍里,油灯映着旧课桌,战火时学习的艰难浮现眼前。实践队队员深深感受到了先辈们炮火中保护文脉的“刚毅坚卓”。


02

浴血滇西


纪念堂的勋章、讲武堂的步枪,带着硝烟与汗水,铺展浴血冲锋的壮阔。实践队员仿佛置身于滇西抗战的前线,感受前辈们以笔以枪守家国的壮怀激烈,体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


实践队员纷纷表示,作为当今时代的奋斗青年,要将这份文脉坚守、御侮骨气与不屈担当融入日常实践,把研学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化为前行的动力,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夯实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等专业基础,在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征程中,将个人对电子信息的钻研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强国建设的需求,让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成为守护国家科技安全、支撑民族复兴的坚实屏障。


民俗传承火把传情


民俗探索


7月19日,实践队员在云南巍山祥华中学参与火把节,感受云南民族文化。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与营员们手拉手围成圈,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唱起嘹亮的民俗歌谣,歌声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大家还亲手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把,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火焰在夜色中跳动。按照当地习俗,彼此在脸上抹上一点灰烬,寓意着消灾祈福、平安顺遂,这一充满温情的互动让不同民族的营员们与实践队员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实践队员与营员们在共同参与民俗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了火把节的古老民俗,更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温暖力量,这份跨越民族的情谊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将成为大家心中珍贵的记忆。


火把节庆祝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长山景旭深有感触:“这次火把节的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更应主动探索民俗背后的文化密码,做到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能担起文化传承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芯火相传筑梦远航


科技夏令营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其播撒的科学种子与精神火种,正以蓬勃之势在心底持续生长。对祥华中学的营员们而言,这是一次科技启蒙的成长之旅;对实践队员来说,这是知行合一的宝贵历练。活动通过科技教育、红色传承、素质拓展的多元培养模式,为山区教育注入新活力。相信这颗播撒在滇西大地的希望种子,可以在未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追梦人。厦大电子人将继续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END

图文丨张璐凡 林愉婧

        排版丨山景旭 庄再冉

指导老师丨闵舒媛

厦门大学“芯火滇燃-红芯筑梦”实践队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