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成功举行。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厦门大学团队在此次比赛中取得全方位、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我校学子共斩获全国一等奖8项(其中技术赛5项、企业专项赛1项、商业赛2项),二等奖6项(技术赛6项),三等奖4项(其中技术赛2项、企业专项赛2项)。此外,一支技术赛一等奖团队同时荣获“光载信息”专项奖(全国仅10支),一支商业赛一等奖团队同时荣获“最具商业价值奖”(全国仅6支)。厦门大学荣获全国总决赛优秀组织单位,在333所参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我校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三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忠、吕毅军、吴挺竹、张贻雄、朱锦锋、钟毅,信息学院陈凌宇、张榕鑫等8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南强风采,誉满决赛

总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厦门大学参赛队员在展位前细致讲解、演示系统功能,面对评委的专业提问从容应答,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与良好的创新素养。现场评审交流充分,思维碰撞不断,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多方好评。




科创引领,育才有方
为更好地备战本届研电赛,进一步提升我校各团队项目的竞争力。自2025年4月校赛启动以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统筹师资与平台资源,精心组织了多轮覆盖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需求的强化培训。5月至7月关键备赛期间,在学院党委的指导及团委的组织动员下,学院先后举办了三次模拟答辩会和数场专项项目辅导会,构建起“模拟-讲评-优化”的闭环备赛体系。
学院邀请了信息学院程恩教授担任技术赛教师指导组组长,并与校团委书记张晴、副书记姚祖婵,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忠,信息学院副院长袁飞,以及吴挺竹、吕毅军、张贻雄、陈华宾、陈柯宇等具有多年竞赛指导经验的资深老师共同组成多元化的指导团队。指导专家们分别从技术方案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系统实现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应用前景的可落地性与商业价值等维度,对每支队伍进行“把脉问诊”,不仅指出关键问题,还提出了大量具有操作性的优化建议。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最终实现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力办赛,联动华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竞赛的华东赛区赛事由厦门大学承办。在为期两天的密集赛程中,学校迎来了来自华东地区42所高校的近千名师生同台竞技。面对大规模赛事组织工作的挑战,在校研究生院统筹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多部门协同,成立专项工作组,投入师生志愿者400余名,全面保障了赛事运行、技术支撑、接待服务与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赛事同时也获得了厦门市翔安区政府及多家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费支持与资源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赛区比赛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华东地区高校研究生提供了高水平的竞技交流平台,也扩大了我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影响力,展现了我校举办大型学术竞赛活动的实力。


从东海之滨的鹭岛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竞技舞台,厦大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在这场高水平竞赛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实力。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同学们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认可,也是我校持续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构建“产教融合-科创互促”育人体系的重要体现。这条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与交叉融合的培养路径,正助力学校稳步培养面向未来、具有使命感的工程领军人才。踏实耕耘,终见成长;南方之强,科创未来。

赛事简介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最具影响力的竞赛之一,其聚焦当下电子信息学科的核心方向,具有学科交叉广泛、综合素质要求高、紧密围绕产业需求等特色,作品涉及工业、国防、教育等多领域,对学科的长远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本届研电赛总决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共同承办。自3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228件作品、超过34000名师生参与。最终,来自八大赛区的635支精英团队、2000余名师生汇聚鹏城,角逐最高荣誉。


END
图文丨谢泓鑫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