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就业工作冲刺关键期,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于10月11日在翔安校区南存钿楼A513会议室召开就业育人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所/中心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蕊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首先以学院就业数据统计引出会议研讨主题。她说,数据一方面说明电子信息学科就业前景喜人,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在指导学生就好业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以就业情况和校友的社会表现回看人才培养全过程,除了及时调整思路应对新情况外,有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就业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她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将就业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思考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会上,学工口负责人通报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进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蕊、韩海雄分别就2025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以及2026届学生就业工作的启动部署作了系统汇报。林蕊重点汇报本科生升学深造的推进情况与实习实训开展情况;韩海雄则详细分析了研究生的重点就业意向与行业分布特征。随后,学院团委书记胡凡就2025届毕业生聘任“四类”助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汇报。
参会人员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强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创新就业育人新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分享经验与思考,提出了强化院系协同作用、发挥导师帮扶优势、拓展行业资源对接、畅通国际学习渠道等具体方案,为学院就业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学院院长吕杭炳作总结讲话与工作部署。他指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社会对学院办学水平的评价,也深刻影响着学院的社会声誉、生源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他强调,需要构建起更加科学、更契合社会需求的动态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三方面具体要求:一要立足长远发展,以推动高质量深造为导向优化就业结构,从低年级起系统规划生涯路径,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明确目标。二要深化产教融合,将产业实际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积极拓展高质量实习实践平台。三要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将就业市场和深造成果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本次就业育人研讨会系统梳理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进一步明确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方向。全院将以此为契机,凝聚共识、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扎实推动各项就业工作举措落地见效,共同构建符合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特色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就业工作新格局,全力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文丨闵舒媛 张巧 林怡彤
图 |吴一
排版丨刘亦秦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