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下半年校级奖学金评奖工作的通知(研究生)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

根据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下半年校级奖学金评奖工作的通知》,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项奖学金名额分配指标

各项奖学金具体奖励名额、奖励金额及奖励对象见附件1和附件2。

1)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提名人(1个推荐名额,差额)

2)宝钢港澳台优秀学生奖学金1个推荐名额,差额)

3)华为奖学金(3个名额),面向二年级硕士生

二、奖学金评审办法

奖学金奖项评审参照附件1评审文件执行

三、奖学金评审程序及报送材料

请申请的同学注意流程:

(一)必须完成个人研究生系统填写及导师审核,请跟导师及时联系。导师审核后,将科研教学秘书审核,教学秘书审核需要证明材料,科研成果审核请参照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成果审核要求https://ese.xmu.edu.cn/info.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84&wbnewsid=4555

教学秘书系统审核完毕,大家才能打印出科研情况汇总表,系统打印出的科研成果汇总表为提交奖学金的必要材料。

(二)提交材料

1、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提名人所需材料:

1)《厦门大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提名人候选人(研究生)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

2)《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两份)

3)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

4)本人2寸彩色免冠标准照片(2张,可先准备,确定获奖后交至学院)

2、宝钢港澳台优秀学生奖学金

1) 研究生宝钢教育基金港澳台学生申请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两份)

2)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

3)厦门大学海外学生奖学金(研究生)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两份)

3、华为奖学金

1)华为奖学金申请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两份)

2)《厦门大学校级奖学金(研究生)推荐名单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

3)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

5、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请按照以下顺序整理证明材料)

1)学习成绩登记表和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一式一份,待确定获选后再统一找研究生教学秘书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2)厦门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证明(包括从事社区服务、环保服务、健康救助、抢险救灾、赛会服务、公益服务、支教服务等活动);

3)参加社会实践及其他社会活动的证明材料;

4)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复印件;

5)荣誉称号获奖证书复印件;

6)奖学金获奖证书复印件;

7)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如果是团体项目,需由带队老师注明参评学生在该项目中所贡献的工作量)

8)科研成果复印件:

①科研成果为已刊登的期刊论文,提供的期刊复印件应包括封面、目录和正文三部分;

②有录用通知但未正式发表的科研成果不参加评选;有DOI号并且以快报形式在网上发表的科研论文可作为科研成果进行申报,但需提供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证明并加盖检索证明公章;

③核心学术刊物的认定参照人事处公布的最新版本。

④研究生理工、管理类JCR分区参照“JCR期刊目录(最新版)”(可登陆http://www.fenqubiao.com/查询);

符合申请条件的研究生请在研究生院学生系统中完成信息填报并通过审核,在系统中打印出《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

(三)、报送材料的截止时间分别为:

电子版材料:个人材料提交给班长,由班长组织民主评议并审核个人素质分后将班级材料汇总在班级邮件中,班级邮件包括个人材料和班级材料两部分,按照班级发送到邮箱2847877185@qq.com,截止周三 924日)中午12:00前(个人发送无效)

发送邮件和个人表格材料请严格按照“申请奖项_系别_年级_学历层次(博士/学硕/专硕)_姓名”命名

班级邮件按照“申请奖项_系别_年级_学历层次(博士/硕士)”命名。

纸质版材料:截止周三924日)下午18:00前提交至翔安校区南存钿楼A405谢泓鑫老师处

四、各类奖学金兼得问题说明

除嘉庚、本栋、亚南奖学金外,校级奖学金与国家奖学金及其他校级奖学金在同一学年内不能同时兼得。即获得本次校级奖学金的,不能参评除三大奖以外的2026年校庆期间奖学金,且与同期评选的国家奖学金不能同时兼得

五、其他说明

1.为不影响学院评奖进度,请各位同学、各班级严格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评审和报送,逾期恕不催报。提交的申报材料不全的不再催补,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学生本人负责。

2.各位同学要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若发现有造假行为,取消该生本年度的所有评奖资格。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922


 附件1-6(1).zi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