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芯青年 心向党·党史微课”党建带团建系列理论学习。3月17日,活动在博学二一站式共享空间举办,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部分党员及202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团支部参与本次学习。

主题分享

团支书陈少宇为大家分享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学生克服困难的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下,福建闽清籍无双臂残疾学生黄道亮,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米玛次仁克服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立志扎根西藏,四次驻村吃“苦”。这些故事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深刻表现了他的历史担当、人民情怀和高瞻远瞩。
感悟分享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陈胜同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多次提到自己下乡经历中的 “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他回忆起自己冬天起粪的经历,强调要 “自找苦吃”“要有韧性、有耐力,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这是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能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这也是希望青年人能够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增强对国情和社会现实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闽侯县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劳动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翟树盛同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张宏樑同学学习《资本论》,分享了自己当年在梁家河研读《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的体会,并叮嘱 “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要重视序、跋以及书页下面和书后附录的注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有关《资本论》的通信内容。”“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这启示当代大学生要重视理论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通过深入研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善于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与中国人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在正定县政府招待所宿舍座谈
202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团支部黄佳怡同学
通过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交流的多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他始终心系青年成长成才。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职业规划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学生们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到宁德市参加义务劳动
202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团支部王成昊同学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期望与启示,如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勇于创新创造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庆元县屏都镇养老院为老人们炒菜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血脉是最深沉的力量。从《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读原著、悟原理”的求真故事,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实践嘱托,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青年成长的生动指南,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品格与人民情怀。
奋进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广大芯青年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教诲为灯塔,在深学笃行中厚植家国担当,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将“纸上学”转化为“事上练”,让青春理想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以“厚积薄发”的韧劲、“起而行之”的闯劲,共同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文字|张涵斌
图片|来源网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
新华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