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芯青年 心向党 第71期 | 青春共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


青春共读: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芯青年 心向党·党史微课”党建带团建系列理论学习。4月19日,活动在博学二一站式共享空间举办,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部分党员及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团支部参与本次学习。

01

主题分享

         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团支书张乐嘉同学分享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的故事。1989 年,面对前来就家乡发展问题拜访的大学生记者,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热情接待,次日围绕 “闽东的建设与希望” 畅聊两小时,并在数日后寄来饱含期望的寄语。当时闽东发展滞后,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人才关键作用,寄语中强调,在祖国各地学习的闽东大学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闽东改革、开放及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都需要朝气蓬勃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殷切希望大学生珍惜时光、安心学习、学有所成,早日参加建设,造福桑梓,为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做贡献 。


02

感悟分享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刘伟杰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学习要学以致用,调研要由表及里”,这句话也对我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法。我们在课程学习中,不应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我们要积极动手、敢于实践。此外,我们芯青年也应该关注电子行业动态,分析新产品原理,尝试提出改进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张家口看望基层群众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田俊欣

         在深入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力更生,勇攀高峰”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学习创新思维的过程,本质在于以扎实专业为基础,以大胆尝试为突破,以持续探索为常态,才能逐渐涵养出破局解难的智慧和勇气。唯有在稳扎稳打中积累底气,在敢为人先中突破局限,方能真正践行这一精神,为攻克技术难题积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首季表彰大会上颁奖

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团支部

方毅诚

         在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我感触最深的是:青春的价值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浪潮。书中那些跨越时空的寄语依然掷地有声: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追逐,而是与家国同频共振的觉醒。这让我意识到,当代青年既要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更要在时代坐标中校准方向。当我们将"强国有我"的信念转化为日常行动,将个人"小目标"嵌入国家"大蓝图",平凡岗位同样能绽放非凡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与同事讨论福州市战略规划设想

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团支部 

彭相霓 

         在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我深感“实践”对新一代青年的重要性。书中众多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让我反思,当代青年常陷入“信息焦虑”与“实践惰性”的矛盾中——虽收藏了海量知识,却鲜少将其转化为行动。真正的成长,需要像书中青年那样,把课堂延伸到基层一线,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需求。这种实践不是简单的经历叠加,而是带着思考的深度参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认知跃迁。只有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真实,方能在知行互促中淬炼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青年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与百姓讨论精准扶贫策略


03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血脉是最深沉的力量。从《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读原著、悟原理”的求真故事,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实践嘱托,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青年成长的生动指南,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品格与人民情怀。

        奋进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广大芯青年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教诲为灯塔,在深学笃行中厚植家国担当,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将“纸上学”转化为“事上练”,让青春理想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以“厚积薄发”的韧劲、“起而行之”的闯劲,共同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文 | 陈卓阳

图片 | 来源网站(环球网、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