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7月14日下午,学院党委在南存钿楼A513会议室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政领导、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中心/研究院负责人、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终身教授、厦门大学校友黄福涛受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主持。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主题视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石慧霞强调,教师队伍包含以专任教师为主体的全员育人队伍,学院将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希望大家立足本职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黄福涛围绕《重塑大学治理与教师角色》主题展开专题报告。他从日本高等院校法人化的案例入手,深入剖析了全球范围内大学治理的发展逻辑、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多元理论体系及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启示,为理解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与高校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系统性视角。他指出,高校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教育者,教学推动科研发展,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质量。他强调,要推进二级学院治理机制现代化,有以下重点方向:一是厘清教学事务与科研事务的职能边界,建立高效的分工与协同工作机制;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挖掘并发挥各年龄段教师的优势特长;三是关注教师成长,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估机制,创新激励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中长期发展导向的评价体系;四是立足本土化实践,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边界治理自主”模式。与会人员与黄福涛就国际学术交流、教师职业发展、学术职业新趋势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交流。

院长陈忠通报学习了教育反面典型案例。他深刻剖析了反面案例背后的根源。他强调,全体教职工要引以为戒: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二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三要严守科研诚信红线和师德师风底线,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将廉洁从教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四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科研生态。

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蕊、党委委员沈桂平作重点发言。林蕊表示,培养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二是要拓展发展视野,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握发展趋势,又要立足长远谋划教育未来,以系统治理理念推进教育改革;三是立足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国情、校情和学院特色,完善教师发展体系,确保教师队伍稳定成长。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及学院治理发展,沈桂平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始终坚持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一线教师要怀揣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在职业奉献、严谨治学和关爱学生等方面投身于教育事业。同时,探索通过重视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院系治理体系、强化学科建设核心地位等方式,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石慧霞感谢黄福涛教授的报告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她指出:第一,学院上下要坚持人才强院,坚持把教师资源作为学院战略资源,持续做好引育并举的队伍建设机制,形成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从更高站位认识学院治理的重要性,优化院内治理结构探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院治理,以主人翁意识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学院蓝图。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是筑牢高尚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引领电子和集成电路学科健康发展,在学院内部持续搭建“共治共享、充满活力”的治理生态,携手推进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文 | 闵舒媛 李培鑫
图 | 颜凯鑫 吴 岳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