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筑“芯”梦,革命精神砺初心。7月24-29日,学院党委党校“芯火工程”党员先锋培训班在辅导员潘小佳、谢泓鑫带领下,赴上海、无锡两地开展了为期6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活动将红色主题教育与集成电路、航天科技头部企业参访深度融合,在厚植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的同时,以“访企拓岗”的务实举措为学生拓展实习就业空间。
探大国重器 砺科技匠心
“芯火工程”一行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前沿,在上海先后参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八〇三研究所、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多位任职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的厦大校友,以“学长”身份分享成长履历,精准指导学子们的职业规划。
24日,厦门大学2016级校友、校外生涯导师、八〇三所人力资源处招聘主管穆晨亮带领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我国在导弹制导、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的尖端成果。座谈会上,穆晨亮围绕航天科技集团的招聘需求,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了职业规划与成长心得,激发了青年党员的职业理想。

25日上午,师生党员一行参访上海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华为终端人力资源部门袁倩倩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发展理念。BG终端软件部、无线性能技术部员工分别就终端软件架构、5G性能优化作技术分享,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智能手机研发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技术与创新智慧。


同日下午,大家走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参观学习。在院史馆,讲解员通过展示丰富的卫星模型,回顾了我国卫星事业发展历程。在卫星研制的超大暗室和脉动产线,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微小卫星从设计到总装的严苛流程。
座谈会上,厦大2001级校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梁广,厦大2001级校友、射频专家冯立波等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逐一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升学深造、择业就业等方面的疑问,并详细介绍了卫星创新研究院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与良好的成长机遇。


铸产教融合 育芯火英才
7月28日,“芯火工程”一行参访了位于无锡的SK海力士生产基地、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机构。
在无锡高新区展示中心,师生们沉浸式体验到其强劲的人才聚集效应和产业活力。接着,大家探访了全球半导体存储巨头SK海力士的现代化晶圆厂,并在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系统了解了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对半导体制造的精密工艺与核心技术挑战有了直观认识。参访过程中,同学们围绕先进制程技术挑战、国产化替代路径的讨论愈发热烈。这些具象的技术细节与前沿成果,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头部企业在精密制造、核心攻关领域的硬核实力。




随后,“芯火工程”一行前往厦门大学无锡研究院、厦门大学无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展交流学习,与厦门大学无锡校友会会长潘汉军进行了深入座谈。

在无锡的最后一站,师生党员们走进了校友企业——无锡芯亿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友、公司总经理杨中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芯片设计的核心业务,他围绕技术深耕与岗位匹配的协调关系,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技术岗位成长路径,为青年党员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溯红色根脉 淬初心使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芯火工程”一行在深入产业一线的同时,于7月26-27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26日上午,师生党员们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通过讲解,大家回顾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及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艰辛历程,沉浸式场景体验更是将师生们带回了百余年前改写中国命运的关键节点。


27日上午,师生党员们来到无锡荣毅仁纪念馆,深入了解这位杰出民族工商业者的生平与爱国精神。作为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将企业与国家合营,成为“红色资本家”的典范,其精神风范激励青年党员继往开来。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与革命的摇篮,曾经历旧社会的压迫与抗争。下午,大家走进无锡革命陈列馆,学习了解无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展览中,无数革命先辈在实业与思想领域前赴后继,为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师生们纷纷感悟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激发了青年党员们铭记历史、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感。



“芯”系国家战略、聚焦科技自强之志;“火”传红色基因、照亮报国征程之光。此次沪锡之行,是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从课堂到一线,从理论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芯火工程”党员先锋培训班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培养“懂技术、有担当、能创新"的厦大电子人。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芯火工程”品牌,以此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研学、红色教育与就业服务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铸魂、赋能、增智、正风”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助力青年学子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芯”火篇章。
部分队员感想
1
包小婷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2024级硕士生
此次走访调研深入集成电路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让我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不易,也被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甘坐冷板凳、矢志攻难关”的科研精神所打动。
2
罗柯芃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2024级硕士生
作为新时代的“芯青年”,在深耕自身领域的同时,更要勇于打破边界,融会贯通。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认知,努力拓宽视野,兼容并蓄,为投身科技创新的浪潮做好更全面的准备。
3
许育鸣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2024级硕士生
作为厦大电子人,站在这些大国重器的前沿阵地前,愈发感受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与科研精神的共振,唯有以打磨核心部件的匠心夯实理论根基,以攻克技术难关的韧劲深研底层逻辑,方能成长为既懂技术原理又有家国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4
王飞帆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2023级硕士生
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到无锡的荣毅仁纪念馆与无锡博物馆,革命历程的生动再现是对我们党员先锋培训班的一次深刻思想洗礼。
5
龚洪麟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生
在本次参访中,我深刻感受到我国深空探测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芯片研发还是深空探索,都需要我们秉持科学精神,脚踏实地攻关。
— END —
文丨姚铮睿 潘小佳
排版丨陈希敏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